有关凡高画的知识:凡高画的画图片
本文给大家介绍下凡高画,以及凡高画的画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所关注的凡高画内容有所帮助,如果喜欢,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梵高十大名画赏析
梵高十大名画赏析
1.向日葵 (1888年)
被称为梵高最值得骄傲的作品,画这幅画时他正喜悦的等待他亲密的朋友和导师,画家保罗·高更的到来。
2.杏仁花( 1890年)
这幅画作为礼物赠送给新出生的侄子威廉·文森特。杏仁树枝象征着新的生命。
3.桑树(1889年)
在圣雷米期间绘制,凡高曾写了一篇关于这幅画的长信给他的家人。
4.星夜(1889年)
“日出前的早上,在我的窗口,我看到的这个国家一无所有,但晨星却那样巨大耀眼,”梵高曾在写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提到。
5.卧室(1888年)
在法国南部梵高渗缺黄色房子内部的唯一记录 “这只是我一间简单的卧室”他写道,“这里色彩就是一切。在这里休息、沉睡。总之,看画面就是放松大脑,或者去岁逗空想。”
6.鸢尾花(1889年)
梵高画他心爱的鸢尾花。他的弟弟为此作品写道,“从这幅画中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是对生活之美的研究”
7.麦田与柏树(1889年)
在一个喜爱的夏天里,梵高写道,“我和一些麦穗,有罂粟花、有柏树,有蓝色的天空,它们就像一个五彩的格子。
8.自画像与一顶草帽(1887年)
1886年至1888年,他在巴黎期间画了大约30幅自画像。 “我特意买了一个足够好的镜子,从自己画起,”他转述,“因缺乏一个模特。”
9.咖啡馆露台上,阿尔勒,在夜间(1888年)
在写给他妹妹的信中,梵高描述道“丛雀辩在这里有个夜晚的画面,并不黑,什么也没有,只有美丽的蓝色、紫色、绿色包围着,照射的灯光中透着硫浅黄色和柚子般的绿色。”
10.夜咖啡厅(1888年)
在”夜间咖啡馆“中,藉由笔触本身所带有的生命力、油彩的厚度与明显分开的线条,使整幅画沈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下,这些都是梵高所欲呈现的视觉要素。
你知道梵高画了哪些画吗?
梵高画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作品,包括:
向罩戚日葵;星月夜;自画像;鸢隐慧尾花;乌鸦群飞的麦田;等等。物携陵
梵高画的特点是什么
文森特·凡·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画画特点如下凡高画:
凡高画他采用点彩画法。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罩告缓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物模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他认为凡高画:“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
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拓展资料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友轮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排名第十,次于第九伟大的17世纪画家林布兰。
1861年梵高开始接受教育,在学习语言包括法语、德语及英语表现不错,但在1868年3月中断学业,并在1869年7月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商公司见习。经历了短暂的工作生涯后,他成为传教士,向贫困的采矿工人传教。
直到大约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凡高画;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两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尤其在梵高待在法国阿尔勒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两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梵高一生40幅自画像,最后一幅看着看着就哭了!!
梵高是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惜的是,梵高生前并不得志,他的画作也没有多少人认可,还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据说在 1885 到 1889 年之间梵高创中耐乎造出了 40 多幅自画像,但是现在能找到明确的画作、具体的出处的有 38 幅,为我们展现了他的愤怒、疯狂、忧郁,以及偶尔的快乐。
1、第一幅自画像
这是梵亩团高画的第一幅自画像,是一幅素描作品,眉头紧皱,眼神坚定。
2、早期自画像卖悉
这几幅自画像都完成于巴黎,除了最后一幅完成于 1887 年早期,其余的都是 1886 年完成的。此时梵高还没有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画作整体色调还比较深沉,给人压抑的感觉。此时的梵高的确处于比较忧郁的阶段,他开始挨饿,还要接受梅毒病的治疗。由于拔了 10 颗牙,梵高因此蓄起胡须来掩盖脸颊的缺陷。
3、戴草帽的自画像
这几幅戴草帽的自画像都完成于 1887 年,此时开始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色彩更加明亮。与之前中产阶级的服装不同,这些戴草帽的自画像中梵高以农民的形象示人,这些表明了作者本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明亮的蓝色、绿色和黄色背景都是对乡村环境的描绘,这些服装都是梵高之前画农民时描绘过的。
4、点彩画法自画像
这几幅作品都完成于 1887 年,共同点是都采用了点彩画法。点彩法是印象画派的代表性技巧之一,这种画法以光谱中各种单色光组成万物色彩为依据,用单纯的原色色素的点子互相组合,在人的视网膜上还原为种种复杂的颜色。当时梵高人在巴黎,跟一些印象派画家交往密切,而这种画法也成为梵高绘画中经常使用到的技巧。
5、病愈后的自画像
这是 1887 年梵高大病初愈后的第一幅自画像,人们都猜测梵高的精神失常可能跟家庭变故有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梵高对自己的职业也有着深深的焦虑与不安。这幅自画像中,梵高面颊消瘦,脸色苍白,在青紫色和黑色的背景中尤其明显。
6、有日本版画的自画像
这是梵高自画像中相对特殊的一幅,完成于 1887 年 12 月,当时梵高看了一个与日本艺术有关的展览,受到日本版画的启发。
7、离开巴黎之作
这一幅是梵高离开巴黎前做的最后一幅自画像。在巴黎期间,由于不断与法国当代运动接触,梵高画作的色调整体更加明亮。这幅是传统的画家自画像的形式,即手拿调色板、在画板之前,完成后梵高还在画的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对自己职业的宣誓;而同时,画中梵高又穿着蓝色无领工匠的蓝色大褂,又表明了自己的阶级身份。
8、写生途中自画像
这幅画完成于 1888 年,是梵高前往写生途中的场景。对梵高而言,画画是一种绝对需要,这能让他暂时逃离忧郁的侵害,沉浸于自我的快乐之中。
9、献给高更的自画像
这张完成于 1888 年,当时梵高在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在之前普罗旺斯的一系列自画像,往往被看作梵高精神不正常的形象展示,而在这幅作品中,梵高把自己画成一个日本和尚的样子,用宗教人物形象去中和自己疯狂的状态。画家往往把自画像作为纪念品与朋友交换,梵高这幅就是送给高更的,因此,梵高用这幅自画像表明自己的多重身份:既是一位现代画家,也是一位精神的追求者;而作为回报,高更也创作了一幅《献给梵高的自画像》。
10、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这幅自画像在梵高所有的作品中都是比较著名的一幅。1888 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与自己同住,然而,两位性格固执的艺术家在一起经常发生争执。在一次争吵之后,高更愤怒的离开,而梵高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的错误,割掉了自己的右耳,这也成为艺术史上最惊人的自残行为。这幅画表面很平静,但是忧郁的眼神、骨骼鲜明的脸颊、满头的绷带,仍然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事后,梵高多次想跟高更重归于好,但是高更拒绝和他相见,说「万一他发病了就危险了」。
11、圣雷米时期
1889 年 5 月,梵高来到圣雷米医院接受治疗,这两幅自画像都是在圣雷米完成的。他本人把第二幅看作自己神志清醒的标识,此时他急切的想离开医院、回到画家群体中去。画面中,梵高的眼神坚定、有力,蓝色为主色调,背景中混合了灰色、绿色,螺旋状的回路是作者精神亢奋的标识,但是这些回路却依旧是有秩序的。
12、最后一幅自画像
这是梵高去世之前最后一幅自画像,完成于 1889 年,当时他特意刮掉了胡子,因为这是给母亲的生日礼物,尽管跟母亲的关系不是很好、很少联系,但是他仍想给母亲展现儿子最健康的一面。但是他最终把它挂在了自己家的墙上,选择了另外一幅有阿尔卧室的送给了母亲。画面整体呈蓝色色调,不同层次的蓝色上,用硬朗的线条表现微妙的表情变化,这都表明梵高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人物的造型技巧。这幅自画像在 1998 年拍卖出 7150 万美元的高价,成为史上最昂贵的自画像。
梵高说,希望百年之后人们看到他的自画像,看到的是一个个幽灵,你觉得他做到了吗?
关于凡高画和凡高画的画图片的相关就介绍到此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对所提供的内容不满意或者有所补充的话,记得联系我们哦。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一定要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