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新知网-网络百科分类知识分享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正文

资讯

有关顺治的知识:顺治帝

新知小明2023-05-07资讯153
本文给大家介绍下顺治,以及顺治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所关注的顺治内容有所帮助,如果喜欢,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顺治帝简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

本文给大家介绍下顺治,以及顺治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所关注的顺治内容有所帮助,如果喜欢,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顺治帝简介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年号顺治。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去羡做世,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猜冲清东陵之孝陵。--引自百度百科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顺治的爷爷和父亲,他们两个建立了后金政权,他们是在关外称帝,顺治是明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之后登上帝位的帝王,对于清朝来说,他的登基称帝具有重大的意义。标志着清朝真正踏足中原,入主中土,在中华大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清朝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目当中合法的政权。顺治六岁就已经成为了一国之主,在其他家庭当中,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

然而顺治身上已经背负起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和荣辱兴衰,六岁的福临年少无知,根本无法处理国家大事,摄政王多尔穗派歼衮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者是多尔衮,然而多尔衮的离奇死亡,让福利顺治终于有了亲自执掌朝政的机会。

在他成年之后也展现出了一个帝王的雄才大略。顺治帝的奠基之功不可没,好胜的性格和天然的优越感让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顺治活了多少岁?

23年

顺治(穆麟德:ijishūn dasan,太清:ijishvn dasan,西里尔字母:Эеэр Засагч),清朝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该年号共使用十八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圣祖康熙帝登基后沿用。顺侍败虚治年间属清朝早期,国内民族枯梁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

扩展资料:

顺治刚当皇帝时,喜欢骑马射猎,少司马杨雍建上书劝阻,顺治很生气,说我们的江山是靠武力夺来的,我现在搞狩猎活动,就是让大家时刻不要忘记备战。杨雍建不听,仍坚持劝阻,顺治看着来气,便让他跪在庭苑里,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罪过。杨雍建却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臣只知道忠爱皇上,没有过错。”

顺治一听也火了,脸色变得很难看,在杨雍建面前来回踱步,指着杨雍建一通数落。周围的人从来没见过顺治发这么大火,吓得两腿直打颤,而杨雍建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依旧在那认死理儿。遇到这么一头犟驴,顺治简直哭笑不得,最后没办法,只得自己找个台阶下,说:“你没听说过好事要归于君主,过错要自己揽下吗?

你一个劲儿地指责我的过错,是想让别人取代我吗?”杨雍建这才叩头说:“这是臣的不对。”此老燃后,顺治帝不但没有疏远杨雍建,反而对他更加高看一眼,凡是杨雍建的奏章,顺治无不虚心接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令人大开眼界的清代“暖男”顺治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治

顺治是如何即位的?

顺治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系庄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清初著名女政治家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太后。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其皇九子福临承继皇位,是为顺治皇帝。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势均力敌的多尔衮和豪格夺位失败以后,多尔衮提出了折中意见,将年仅6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推举为继位之君,得到“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一致认同,福临得以继承皇位,是为顺治皇帝。

年仅6岁的福临之所以能够被多尔衮推举而且得到了满洲贵族和满洲八旗大臣的一致认可,虽然有孝庄太后的部分影响,但绝不是野史所传是因为多尔衮和布木布泰的特殊关系。

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多尔衮之所以选择年仅6岁的福临,和其身上拥有的一半蒙古血统有着直接关系。作为最早归附后金政权的蒙古部盟,蒙古科尔沁部落自后金政权开始就成为了清朝至关重要的战略性盟友。后金政权作为局域性政权,在征服和平定女真三部的时候就已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时值清军入关的关键时期,清朝面对强大的大明王朝、强大的明朝军队,清朝更需要蒙古科尔沁部的鼎力支持。所以,对于清朝后继之君的选择也必须考虑和拉拢、安抚蒙古科尔沁部盟。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就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贵族家族,游纤谈对于福临的选择无疑是多尔衮在向蒙古部盟示好。这对于即将挥师入关的清朝而言,至关重要。

2、皇太极共生育是一位皇子,其中皇二子、皇三子、皇八子早夭;皇四子叶布舒、皇五子硕塞、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皇十子韬塞均系庶妃或侧妃所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虽为五宫后妃之一的懿靖大贵竖型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所生,但皇太极驾崩之时,皇十一子未满两岁。皇九子福临是唯一五宫后妃所生的嫡子,是蒙古后妃中唯一的子嗣。所以,就算按照排除法选择,也只会是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3、孝庄太后内敛俭朴,不事奢华,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备受朝臣和满洲贵族们的赞扬。况且皇太极驾崩之时,孝庄太后神碰刚刚年满30岁,正值壮年,更是辅佐和协助顺治皇帝的最佳年龄。况且,孝庄太后的贤能和政治智慧在皇太极时期就数次展示,对于年幼君主而言,对于马上挥师入关、定鼎中原的清王朝而言,绝对是最佳后宫辅佐人选。

所以,爱新觉罗·福临之所以能够被多尔衮拥立为继位之君,是其反复权衡和分析后的理性、积极选择,是多尔衮基于当时清朝具体政治局势和军事状态下的最佳选择。虽然和布木布泰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但这与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之间的特殊关系并没有联系。另外,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之间的特殊关系到底有没有,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谜案,并未形成定论!

开国皇帝顺治简介

顺治顺治,中国清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顺治,通常消配也代指清世祖。顺治年间顺治,属清朝早期,清朝对汉民族的统治矛盾比较尖锐,拿拆指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即位,是清朝入御差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崇德3年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属相虎,在位18年(1644年—1661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清世祖。

顺治是谁,顺治是皇帝的年号还是什么

顺治是清朝第三个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的年号。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顺治,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顺治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出生在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皇帝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顺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顺治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享年二十四岁。庙伏汪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郑厅衡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喊做烨。

顺治是怎么死的?

顺治是染上天花,染疾而死。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

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间撰拟。一共三次进给皇上预览,皇帝三次亲自斟酌,刚到晚上才决定。 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福临晏驾后,麻勒吉及侍卫贾卜嘉二人手捧遗诏去奏知皇太兄运差后,马上向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人宣布。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悄樱臣。

遗诏实为罪己诏,共罗列十四条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几乎完全否定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绩。

《顺治遗诏》顺治:实为顺治帝的“罪己诏”,主要起草者是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共罗列了十四条自己的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宠汉抑满等。

至于这是否福临本意,即这十四条是否福临过目批准的已无从知晓。但却留给了后世之疑顺治:遗诏公布前先奏知皇太后;遗诏的主要起草者王熙事后对此守口如瓶。因此,人们有理由说遗诏本出太后授意,确实是母亲责备儿子的话。

福临崩后,梓宫放在了景山寿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进京的茆溪行森执行火化仪式。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累有尊谥,至乾隆元年(1736年)尊谥加为二十二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顺治之死是清史四大疑案之一。《清实录》留下的记录很简单,只说顺治十八年的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十一个月。

最早对顺治之死有怀疑的是著名文学家吴伟业,他写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中间露出了很多弦外之音,隐隐约约好像是在说顺治皇帝并未归天,而是另有归属,所谓“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羡皮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吴伟业想说的是,顺治没死,他出家了。顺治皇帝生前有一段时间与佛教几位高僧都有亲密的交往,随他们参禅学佛。大约在顺治16年底至17年春间,他曾向高僧木陈忞表示有过出家之念。他说的原话是这样的:“朕想前身的确是僧,今每当到寺,见僧家明窗几净,辄低回不能去。”他还说过更加直白的话:“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

但还有人说顺治皇帝并没有出家,而是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叫天花。而这一说法,历史上也有记录,记录顺治皇帝死亡的时间和地点,然而并没有顺治皇帝死亡的原因。在清朝那个年代,天花被人们称为瘟疫,不但传染较高,而且得了这种病更是九死一生了,死去的人浑身溃烂,人死后还非常的恐怖。

这些都证明,顺治皇帝是病死的,而不是顺治皇帝出家了。后来为什么会说顺治皇帝出家?那是因为顺治皇帝信佛法,再者是因为顺治皇帝这么年轻的就死掉了,引起了朝廷的变化,朝廷故意散发他出家的消息。后来出现了文学和戏曲,所以这一说法才在民间得到了广为的流传。

扩展资料:

顺治,中国清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通常也代指清世祖。顺治年间,属清朝早期,清朝对汉民族的统治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关于顺治和顺治帝的相关就介绍到此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对所提供的内容不满意或者有所补充的话,记得联系我们哦。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一定要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