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婴儿的知识:婴儿便秘怎么办什么方法最有效
本文给大家介绍下婴儿,以及婴儿便秘怎么办什么方法最有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所关注的婴儿内容有所帮助,如果喜欢,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婴儿的特征有哪些
婴租贺儿的特征有哪些
婴儿的特征有哪些,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的宝宝发育特征都不同,在这时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婴儿期。作为家长了解婴儿特征很重要,以下是婴儿的特征有哪些
婴儿的特征有哪些1
新生儿特征有哪些
上身刚出生的宝宝上身比头部还短。头的大小是成人的1/3左右,但上身还不足成人的1/20。男婴的胸围平均值是33、4厘米、女婴是33、l厘米。到了6个月大的时候,头围和胸围相差不大,过了周岁之后胸围会大干头围。肚子鼓得圆圆的,做腹式呼吸。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排第一次小便。如出生24小时尚未排尿的,应找儿科医生看病。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0~12小时内排第一次大便,称为“胎便”,呈黑紫色。
新生儿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白色油腻样的东西叫胎脂。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很薄,皮下血管丰富,所以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新生儿的呼吸有两种类型,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足月新生儿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0~45次。新生儿心跳波动较大,出生时心率较慢,每分钟100~120次。
4个月婴儿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头围一般是38-44cm,体重一般是5-8、5kg,身长一般是58-68cm,不同的婴儿身高、体重、头围可能会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2、俯卧位时,竖头可以竖得特别稳,而且可以用弊腊派双臂来支撑上肢的力量,上肢躯干部可以轻微抬起,仰卧位时可以双手过中线;
3、听到声音时,头可以转向对角线的位置,可以平移90度,这时追声和追物的能力都比较强;
4、神志发育也比较迅速,如果大人突然将脸迅速凑到眼前,会感觉到恐惧,出现突然闭眼的动作。遇到熟悉的声音会笑,表现出非常愉悦的表情局竖,表情也较为丰富;
5、4个月婴儿已经开始进入口欲期,喜欢将所有能够抓到的物体放到嘴里,通过嘴唇和舌头来感知外界的事物,喜欢吸吮自己的小手或者咬能拿到的物体。
婴儿的特征有哪些2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1、呼吸系统
初生儿会立即开始呼吸,但因为呼吸器官发展还不完善,呼吸可能会呈现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浅的状态,不是很有规则,大约40-60次/分钟,早产宝宝甚至可能会有暂停呼吸的状况。
2、循环系统
与常人相比,新生宝宝心脏跳动比较快,大约120-160次/分钟,血压大约6、12~10、64kPa(46~80mmHg) ,部分婴儿可能伴有心脏跳动杂音。
3、消化系统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的12个小时内开始排便,有的会在娩出的过程中就开始排便。孩子刚开始排出的咖啡色或是深绿色的粪便就是胎便,当吃了母乳以后,颜色就会变为棕黄混合,一天会排数次。如果在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都没有排便,并且腹胀、呕吐,应及时去看医生。
4、泌尿系统
在降生6个小时内,新生儿就会排尿,但前两天的尿量会比较少,但每天至少60ml。如果出生后24小时至28小时都没排尿,需要喂20-30毫升的10%的葡萄糖水,再观察是否排尿。如果还是没有排尿,则应及时去看医生。
5、神经系统
新生儿的大脑兴奋度较低,容易入睡,并且睡眠时间长,大致在18-22小时,只有少数婴儿会产生睡眠时间较短的状况。长大后,孩子往往就睡得少,玩得多一些了。
6、体温
刚从母体里出来时,孩子的体温会降低,之后就会逐渐升高至36-37度,并且易随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由于神经系统还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初生儿是不能很好地实现体温的自我调节,因此极易被外界环境温度所干扰。因而当外部环境的温度过高时,初生宝宝可能就会产生脱水热,反之,过低就可能导致肺炎或硬肿症。
7、免疫
与常人相比,新生宝宝的免疫能力比较弱,易受感染性疾病的传染,因而要做好防感染工作。
8、粘膜
新生儿由于黏膜分泌物的堆积,会在口腔黏膜中出现黄白色的小斑点,即“马牙”,马牙在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后就会自动消失。新生儿脸蛋肥嘟嘟,在脸颊两边还会有两块厚厚的小脂肪。别以为这是孩子卖萌用的,其实这叫做“螳螂嘴”,特别用来帮助宝宝吮吸。为避免感染,父母不能割掉或擦掉二者。
9、能量和体液代谢
在降临的首日,新生宝宝所要的总能量应该达到100~120千卡/千克,每天用以代谢的能量应达到50千卡/千克。新父母只需要正确地用母乳、牛乳或者配方乳喂养新生儿即可达到能量需求。
新生儿的外貌特征
1、皮肤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呈现红色,摸上去凉凉的,看上去皱皱的,有些婴儿会有一层灰白色的'胎脂,以后会慢慢吸收。早产儿长出的软软绒毛会出生后在一到二周后消失。
2、头部
婴儿的头部比较大,约占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一,可能会因产道的挤压产生变形的情况。由于头发湿湿地贴住头皮,头皮就可能会因为部分水肿产生产瘤,产瘤会在之后自动消失。头部的前后囱呈菱形和三角形,前囱闭合大约在12-18个月,后囱闭合大约在2-4个月。
3、脸部
新生儿脸部呈现肿胀状态,眼皮较厚,鼻梁较矮,并且眼部发展不完善,会有生理性远视以及斜视现象,但在2-4周后就会消失。
4、鼻子和耳朵
新生儿鼻腔比较窄,鼻粘膜较软并且有血管,容易导致鼻塞,部分婴儿在鼻尖部位有粟粒疹。此外,其耳部软骨发育较好,形成了耳朵轮廓。
5、全身
由于出生前在母亲子宫内生长,新生儿依旧四肢缩在一起,小手紧紧握拳,但头部、颈部及躯干部分会逐渐伸展。
新生儿的感觉特征
1、视觉
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光觉反应,在1-2个月时就会眨眼睛,3个月的时候已经能够寻找活动的玩具。如果想开发宝宝的视觉功能,可以试着选几件颜色鲜艳的玩具搁在他身边。
2、听觉
刚出生时只是对声音有一点反应,两周的时候就能集中听力;4个月听到好听的声音会展露笑颜;6个月时听到妈妈的声音会有反应;8个月大就能对声音做出区别。新父母可以通过播放轻柔音乐的方式锻炼宝宝的听觉。
3、触觉
新生儿在触觉方面发展较好,父母可以在1-2月的时候就让新生儿自己抓住或握住一些玩具;5个月的时候,选些形状各异的玩具来锻炼孩子的双手。
4、味觉
在出生一些日子后,新生儿对味觉的敏感度就会很高,对于不一样的食物,他们表现出的反应也不一样。为了发展孩子的味觉,新父母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气味刺激。
5、皮肤感觉
新生儿会产生不安情绪,妈妈可以常常抚摸他的皮肤,以此锻炼婴儿的肤感,促进与婴儿之间的感情,增进婴儿对外部环境作出的反应。
婴儿的特征有哪些3
新生儿呼吸特点
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新生儿呼吸运动比较浅表,但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次,所以每分钟呼吸量并不比成人低。出生后头两周呼吸频率波动较大,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爸爸妈妈不要紧张。如果你的新生儿宝宝,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了80次,或者少于20次,就应引起重视了,及时去看医生。
新生儿循环特点
胎儿娩出,脐血管结扎,肺泡膨胀并通气,卵圆孔功能闭合,这些变化都使新生儿的血液循环,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诞生后最初几天,宝宝心脏有杂音,这完全有可能是新生儿动脉导管暂时没有关闭,血液流动发出声音,父母不要大惊失色联想到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四肢血液较少,所以宝宝四肢容易发冷,血管末梢容易出现青紫,因此要注意新生儿宝宝肢体保温。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生后24小时内,心率可能会在每分钟85~145次之间波动;生后一周内,可在每分钟100~175次之间波动;生后2周至4周内,可在每分钟115~190次之间波动。许多新手爸妈常常因为宝宝脉跳快慢不均而心急火燎,这是不了解新生儿心率特点造成的。
新生儿睡眠特点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日龄增加,睡眠时间减少。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而晚期新生儿如果妈妈有意在后半夜推迟喂奶,一次睡眠时间可延长到五六个小时。但新生儿糖源储备少,延长喂奶间隔,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新生儿期,喂奶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新生儿采取仰卧位睡姿最合适。俯卧睡姿可以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有妈妈看护方可尝试,以促进大脑发育,锻炼胸式呼吸。侧卧睡姿很容易转变成俯卧睡姿,如无人呵护,极易造成新生儿猝死,酿成不幸。
新生儿仰卧溢乳时,应迅速把宝宝变为侧卧,并轻拍其背,避免奶液呛入气管。新生儿不能自己单独睡眠,要与妈妈同睡,以降低新生儿猝死发生率。
新生儿泌尿特点
新生儿膀胱小,肾脏功能尚不成熟,每天排尿次数多,尿量小。正常新生儿每天排尿20次左右,有的宝宝甚至半小时或十几分钟就尿一次。新生儿尿液的正常颜色应该是呈微黄色,一般不染尿布,容易洗净。如果尿液较黄,染尿布,不易洗净,就要做尿液检查,看是否有过多的尿胆素排出,以便确定胆红素代谢是否正常。新生儿肾脏功能还远不成熟,排出钠的能力低(一岁以内的小儿都是这样),所以母乳喂养的妈妈,要适当减少自身盐的摄入量。新生儿肾脏的浓缩功能也相对不足,喂养时如果乳汁较浓,就可能导致新生儿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增高。尿素氮是人体内有毒物质,对新生儿
来说,危害更大。人工喂养时,特别要注意,奶液不要配制过浓。新生儿肾功能不足,还造成血氯和乳酸较高。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血磷和尿磷均较高,易产生钙磷比例失调,形成低血钙。为什么牛乳钙含量比母乳高,但牛乳喂养的宝宝,却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缺钙,原因就在这里。
新生儿体温特点
母体宫内体温明显高于一般室内温度,所以新生儿娩出后体温都要下降,然后再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36℃。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称为中性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宝宝机体可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或散热,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的改变,在程度上超过了新生儿机体调节的能力,就会造成新生儿体温过低或过高。过低会出现新生儿硬肿症,而过高则会出现脱水热。环境温度过高时,新生儿通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而散热。当水分蒸发过渡,体内有效血循环不足时,新生儿就会发生高热,这就是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血液特点
新生儿血容量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如果胎儿娩出5分钟后结扎脐带,那么新生儿血容量就可从每千克78毫升,增加到每千克126毫升。新生儿的血象也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迟结扎的新生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较高。胎儿的白细胞,在出生后前3天比较高,可达18?109/升左右。出生5天后,就降到正常婴儿的水平了。有新手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宝宝出生两天了,血象(白细胞)将近20?109/升,心里非常着急。其实这是正常的。
新生儿胃肠特点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够适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新生儿出生后,吞咽功能就已发育完善。宝宝生下来就会吃,妈妈只需准备充足的乳汁就可以了。新生儿咽-食管的括约肌,在吞咽时还不会关闭,食管不蠕动,食管下部的括约肌也不关闭,这就是新生儿吃奶后容易溢乳的原因。新生儿消化道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凝乳酶帮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解脂酶帮助脂肪消化吸收。母乳中的脂肪,新生儿能消化85%~90%,相对高于对牛乳脂肪的消化能力。新生儿肠壁有较大的通透性,利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较牛乳喂养的要高,这是母乳喂养的最大好处。同样是因为新生儿肠道通透性大,母乳以外的蛋白质通过肠壁,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如牛乳、豆乳等的蛋白质过敏反应。这再次体现了母乳喂养的优势。
婴儿是指几个月到几个月
关于宝宝的年龄界定很多朋友都不是特别清楚,根据宝宝的不同发育阶段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敬兄、儿童期等。宝宝在婴儿期成长发育比较迅速,而这也是宝宝成长最为旺盛的阶段,那么几孝族个月的宝宝算是婴儿?
一般来说,婴儿指的是刚出生到1周岁的宝宝,按月龄来说也就是0到12月龄的宝宝即为婴儿。1到3周岁的宝宝为幼儿,3到7周岁的宝宝为学龄前儿童。
婴儿期的宝宝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的营养成份可以很好的满足婴儿成长,6个月的婴儿可以在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适量的辅食,建议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1周亮慎袭岁。
婴儿期的宝宝视力、听力都处于逐渐成长阶段,而这个时期也是感知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大约在出生后1个月开始,视力就可以集中在某个物体上,4个月左右视线可随物移动。而感知力正是基于家长的教育发展起来的,给予婴儿期宝宝一定的感知力训练,可帮助培养婴儿观察力的形成。
婴儿指的是从刚出生到1周岁的宝宝,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时期,除了坚持母乳喂养以外,家长们还要注意宝宝感知力的培养,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的名词解释
婴儿 [yīng ér]
基本释如衡义 详细释义
1.初生的幼儿
2.一周岁内的正首儿童
3.道教称铅为婴儿
4.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百科释义
婴儿(Infant,baby)是指小于1周岁的儿童。婴儿在这个举橡数阶段生长发育得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
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
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我们常说“婴儿一天一个模样”,这就代表着婴儿阶段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和特征。下面为大家介绍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
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1
婴儿在出生以后,他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一般在出生一个月左右,能向一侧转头,但不会抬头。
2到3个月的时候俯卧的时候抬头45度可以持续片刻,直抱时头逐渐能竖直。
4到5个月的时候,俯卧时前臂支撑,可以抬起前胸能够翻身。
6到7个月,能够独坐,两手支撑腋下能直立并有跳跃的动作,玩具在手时可以交换。
8到9个月,会手膝向前爬行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比较细小的物品。
10到11个月,拉着成能手摇晃着走能弯腰拾东西。
一岁的时候能够独立走路,会爬上椅子爬上楼梯。会简单的喊爸爸妈妈等。 这是孩子出生,一岁以内,也就是婴儿期各个阶段的正常发育表现。
婴儿各阶段的表现
1、两个月。宝宝出生时后脑会有一个特别柔软的地方,是因为当时的还没有闭合,两个月时,宝宝后卤已经闭合。会出现一些新生儿反射。比如将宝宝直立在地面上,脚会有跳的动作。婴儿慢慢能感觉到周围的声音,会发出简单的咿呀声音。
2、四个月。婴儿在四个月后会慢慢减缓体重增加的速度,这时候体重大约为出生时两倍。头部可以在坐着时保持直立状态。已经会有意识的伸出手去触摸想要的东西。手部已经能协调抓放的基本动作。开始和人们有交流活动。
3、六个月。六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直立。在喂蚂腊奶的时候,宝宝已经能抓住自己的奶瓶子。有些宝宝这个时候开始长牙,会有磨牙的需要。这时候婴儿能感知附近的人,会对陌生人有害怕的状况。对镜子有好奇心,能分辨出最亲的人是谁。会经常发出声音。
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2
婴儿期每个阶段的特征是怎样的
宝宝从出生那天开始到宝宝一周岁之前即为婴儿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宝宝生长还有发育的很快哦。这个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营养需要很高很高,我们一定要适时地跟上宝宝的需要。
宝宝的生长很快,但是宝宝的消化系统没有生长完善,所以宝宝对大量的食物会出现消化不良,肠道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饮食补充的及时充足,但是不可过多,不要在不适合的时间吃不能吃的东西。
宝宝出生了,离开妈妈肚子的保护,免疫力就会开始下降,而且宝宝自己的棉衣功能还没有完全长大,所以很容易感染和好、被传染各种疾病。爸爸妈妈一定在这个时候适合的母乳喂养,适时地添加辅如物咐食,还要断奶。
婴儿期如何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4~5个月龄添加食物包括米糊、粥、水果汁、菜汁、蛋黄、鱼泥、豆腐及动物血等。到了6~9个月龄就可以添加饼干、面条、水果泥、菜泥、全蛋、肝泥和肉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10~12个月龄:添加稠粥、烂饭、面包、馒头、碎菜及肉末等食物。
婴儿期是渣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家长要重视饮食。科学地添加辅食,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不会出现挑食的情况。但是添加辅食时注意顺序,因为婴儿爱吃甜食,若是先添加水果,那么,婴儿对于蔬菜也能就不好接受,所以说要先添加蔬菜。
婴儿每个阶段的.表现是如何的3
宝宝各年龄阶段发育表现
囟门闭合
通常,后囟门在出生3~4个月闭合。而前囟门,大多数孩子在2岁前闭合,少数孩子会在3岁前闭合,如果满3岁还没有闭合,就需要去医院检查。
具体什么时候闭合,不同宝宝间存在个体差异,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比别人早一个月晚两个月都不用着急,也别急着补钙,缺钙跟囟门闭合没关系。
乳牙萌出
不同宝宝第一颗乳牙的萌出时间相差很大,有4个月就开始冒头的,也有1岁才开始长的。大部分宝宝会在4~10个月时长出第一颗乳牙。
有的宝妈看别人家宝宝4个月就出牙,就觉得自家10个月出牙的宝宝发育晚了,担忧焦虑的很。其实完全没必要,出牙受遗传等多个因素影响,早晚差异大是正常的。
但如果13个月后,宝宝还没有长出一颗牙,就真是出牙晚了,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等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通常后面的牙齿也会按照下面的顺序和时间,一一长出来。
受牙和牙周组织生长状况的影响,有的宝宝出牙顺序会有不同,不过这种情况通常没什么影响,宝爸宝妈不用紧张。
其实,与其担心宝宝的出牙时间和顺序,不如多关注宝宝的牙齿清洁,从第一颗牙萌出时就开始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才是保证宝宝一口小白牙的关键。
大运动
类似很多有关宝宝大运动表,估计宝妈宝爸们都见过,但大家肯定不知道它其中的秘密。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大运动时间表只是概括了大多数孩子大运动开始的时间,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用。
9个月30天会站是正常,10个月1天会站就是发育晚了?这样荒谬的结论相信没有爸妈会认同。
但是,如果时间间隔拉长一点,邻居家宝宝10个月会走了,自家宝宝1岁多还不会走,有的家长就该着急了。
实际上,这样的焦虑跟“差一天就不正常”一样,毫无必要。
与其纠结宝宝怎么总比别人慢一点,不如佛系一点。只要宝宝的大运动不超过下面这个时间,就不用担心。
4个半月还不会扶坐
6个月还不会翻身
8个月还不会独坐
10个月还不会扶站
18个月还不会行走
说话
遇上说话晚的宝宝,很多人习惯性会说:贵人语迟。
大部分宝宝在13~15月龄时开始能说出一两个词,会叫“爸爸”“妈妈”等,至少掌握25个词。
19~24月龄时能学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想喝奶”“想骑车”“找妈妈”等。
当然,不同宝宝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晚一点会也是正常的,一般延迟时间在6个月以内,就没什么事。
如果宝爸宝妈想早早听到宝宝叫“爸妈”,可以从这些方面下手。
多和宝宝说话,以当话痨父母为荣。
为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询问宝宝的意见,不要太“秒懂”宝宝的需求,让宝宝不用开口就能满足需求。
多鼓励,哪怕宝宝开始说得不清说错了,也不用太着急纠正,日子还长着呢,以后有时间慢慢改。
如厕训练
宝宝学会上厕所,意味着宝妈可以离屎尿屁远那么一丢丢了,还能省下纸尿裤的钱,简直不要太高兴。
虽然是件高兴事,但如厕训练这事,却不是早早训练就能早成功的。
大部分宝宝在1岁半至2岁时,控制膀胱和肛门的能力才趋于成熟,也能够明确告诉父母大小便的意愿。
这时候进行如厕训练,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准备都比较好。提前进行训练,宝宝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肌肉,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宝妈再费劲,训练效果也不一定好。屡屡失败反倒容易让家长失望,进而批评宝宝,增加了宝宝的压力,学起来更慢,形成恶性循环。
上厕所这事这么简单,早学会一些又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晚一点也没什么需要羞愧的。尊重宝宝的个性差异,比让宝宝早早学会更重要。
关于婴儿和婴儿便秘怎么办什么方法最有效的相关就介绍到此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对所提供的内容不满意或者有所补充的话,记得联系我们哦。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一定要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