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才子的知识:才子是什么意思
本文给大家介绍下才子,以及才子是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所关注的才子内容有所帮助,如果喜欢,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才子是什么意思
才子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文采的男子;方言。刚才。
一、才子的拼音
cái zǐ
二、才子的文携慎学作品示例
1、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辩码敬里’,仿佛模卖象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2、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四一回:“你才子发昏的,若不是 老猪 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西游记》第八九回:“才子那妖精败阵,必然向他祖翁处去会话。”
扩展资料
才子的反义词:佳人、佳丽。
1、佳人 [ jiā rén ]
美人:才子~。绝代~。
文学作品示例:曹禺 《日出》第三幕:“那大门口常贴着什么‘南国生就美佳人,北地天然红胭脂’一类的春联。”
2、佳丽 [ jiā lì ]
(容貌、风景等)美丽;美好。
美貌的女子。
文学作品示例:郑伯奇 《最初之课》:“他心中正自有无限的愉快;那更堪风物佳丽,越使他陶醉了。”
四大才子是哪四大才子?
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的文化旁基镇人。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唐、祝、文三人不仅都是吴县人才子,而且都擅长书画。唐伯虎与文徵明生于1470年才子,祝枝山大才子他们十岁,生于1460年,以名气而论,唐居前。
唐伯虎少与落魄不羁的才子张灵为挚友,后从师学画于周臣,并结识沈周诸画家,切磋画艺与诗文,29岁中了乡试第一,一时名声大震。唐伯虎赴京应试,因受朋友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其实是明代官场倾轧,程敏政遭人弹劾所致)。后唐伯虎娶了风尘女子沈九娘,因九娘之名,后人杜撰出一个锋亮《九美图》。
扩展资料:
奇文逸事:
1、唐伯虎的水墨花鸟画基本上是以水墨提炼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其著名的还有《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出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2、祝枝山,是唐伯虎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于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书尤其闻名。两人性情相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颇有避世弃俗之意。在唐伯虎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也辞了运粗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
3、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4、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才子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中国四大才子是谁呢?
中国四大才子是指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
1、唐寅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2、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陵物、“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由于与铅雹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3、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4、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槐汪帆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什么叫才子?
才华超迈的文士就叫才子。
才子,指德才兼备的人,不但才华出众乱弊,而且非常善于写作。
见《哗蔽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并姿阳氏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诚笃,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才子的拼音
才子,拼音:cái zǐ。
释义:指德才兼备的人,不但才华出做亩众,而且非常善于写拦李作。
才基本含义: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简胡迟: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要走?
组词。
才女
[cái nǚ]
有才华的有学问的有智慧的女子;也指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女子。
秀才
[xiù cai]
(名)明清两代院试录取后称生员,通称秀才。泛指读书人。
才能
[cái néng]
(名)知识和能力。
全才
[quán cái]
精通于各方面的才能。
才气
[cái qì]
(名)才华:~横溢。
才子的雅称
才子的雅称有很多,比如:秀才,登科状元,及第等。
才子:指德才兼备的人,不但才华出众,而且非常善于写作。
见《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诚笃,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引证解释:
1、古称德才羡纳兼备的人。
《史记·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2、多指有才华的人。
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唐·朱庆兄裂没馀《送窦秀才》诗:“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有一秀才,姓沈名灿若,年方二十岁,是嘉兴有名才子。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才子佳人,难得聚会。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这人是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比如一个男人家,满腹的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看他是个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
3、方言。刚才。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才子发昏源桥的,若不是老猪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
《西游记》第八十九回:“才子那妖精败阵,必然向他祖翁处去会话。”
才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才子是什么意思、才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